为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预防职业暴露带来的伤害,2022年10月13日下午14点,医务部在文理学部校医院5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主题内容为《血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后预防》和《急性肺栓塞的防治》的业务学习。全院1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学习。
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感办主任梁科教授授课。分别从职业暴露定义、暴露前预防、常见血传播病原体暴露后处理、常见血传播病原体暴露后随访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列举并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注射发生的职业暴露的数据及典型案例,强调了职业暴露发生后对医务人员的损害,并一一列举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高危操作及环节,从“人防、技防、器防”三个角度讲述了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及维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梁科教授强调,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人抓伤、咬伤等,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我国目前人口中艾滋病病例也已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医务人员了解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程序尤为重要。此次业务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做好标准预防措施,减少因职业暴露引起感染的风险。
随后,我院董新宇医生又给我们讲授了《急性肺栓塞的防治》。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临床医生掌握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救治,对于改善临床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董医生分别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表现形式、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风险分级及推荐意见、院内预防原则、预防措施、预防流程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会后,医务部采用手机“问卷星”方式进行了在线考试,以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此次业务培训内容全面丰富、针对性强,不仅加深了职业暴露的防护理念,提高了标准预防的理解认识,同时掌握了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还对急性肺栓塞的知识有了全面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肺栓塞这一临床急症的认识和重视,为高危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提供保障。 (通讯员:贺玲)